记者昨日从江西财经大学了解到,中国第一座税票博物馆将于明年在江西财经大学蛟桥校区建成。根据设计方案,税票博物馆共231平方米,由序厅以及展厅两部分组成,将展示明朝、清朝、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共226张税票。据悉,税票博物馆的招标和设计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财务预算,预计明年3月对外开放。
税票博物馆明年3月开放
目前税票博物馆的招标和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财务预算。争取在明年3月4日暨财大90周年纪念前完成这个项目并对外开放。
记者了解到,中国首座税票博物馆将建在江西财经大学蛟桥校区档案馆三楼,面积为231平方米,分为序厅与展厅两部分。序厅主要介绍税票的历史和展厅的布局,展厅分为五个区,分别展示明朝、清朝、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税票共226张。
税票由江西财大校友提供
据介绍,税票博物馆将展示的226张珍贵税票是由江西财经大学八三级税务专业校友、上饶市国税局副局长曾耀辉收集并提供的。记者联系到曾耀辉,向他咨询了此次有关向博物馆提供税票的目的和意义。
记者了解到,曾耀辉是一名税票收藏爱好者,耗时20多年收集到上万张不同时期的税票,“由于博物馆场地限制,我选取了收藏中最具代表意义的226张精选藏品。”曾耀辉说,“由江西财大建成的税票博物馆,将是目前国内第一座专门的税票博物馆。”
有五件“镇馆之宝”
税票的雏形初现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明代税制中农业税占统治地位,税票多为农业税票,所以藏品中的11张明代税票是十分珍贵且罕见的,所有藏品来自5个不同的时期。其中明代11张、清代43张、民国时期45张、革命根据地时期40张、新中国成立后77张。
据悉,在这些藏品中,其中5张最具代表性且最珍贵的税票,可谓是‘镇馆之宝’。”这5张税票分别来自明朝、清朝、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是这5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税票,分别是:明代万历十年推税票,即买卖田地其田税推至买家的证明;清代江南徽州府歙县税票木印版;民国贴地图旗印花税票,盖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校长印的立信会计补习学校毕业证书;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赣南省赣县土地税免税证;解放初江西省人民政府税务局印发的机动车(船)使用牌照税证样张。
税票见证时代发展
据悉,不少税票由于其外形美观和内涵丰富成为众多收藏者的钟爱。建税票博物馆 不仅可以提升江西财大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在整个税收历史文化中,税票博物馆对历史、经济、社会都有重大的意义:税票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反映出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教育意义,是文化教育的基地。
记者了解到,中国各时期的税票既是当时的税收专用凭证,又由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折射出时代的政治、经济、税收制度状况和社会演进。新中国成立后,税收制度逐渐向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税票的沿革也反映出税收制度曲折发展的过程,新的历史时期,税票同样印证出中国科学快速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