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华润上海老总被调查!
NO.1|壹
据记者报道,3个开发商摊上大事了!
2020年4月15号,据记者从多方信源处获悉,华润置地(01109.HK)副总裁兼华东大区总经理陈G、上海执行总经理SYY被带走调查。据悉,此次调查与上海虹口地块“围标”事件相关,涉及中海、万科、华润三家房企的相关拿地人士。此次“围标”事件一旦确认,华润置地上亿元保证金或将被没收。
2020年3月31日上海虹口地块出让(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HK271-01地块)在上海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进行拍卖,起拍价为34.3亿元。中海、万科和华润分别以顺位第一、第二和第三进入后续拍卖环节后,却只出现了中海举牌,万科和华润选择了“沉默”。最终,中海地产以起拍价成交,平均楼面价6.3万/平方米。
这块地,是上海虹口区的地,就在老市区,周围新房价格早已突破10万/平。楼面起拍价6.3万/平,中海、华润和万科三大开发商入围后,本来万众期待的三国演义没有上演,而是中海以底价成交。这在上海土拍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开发商躺赢,上海被坑惨了,土地出让金大大低于预期。
土拍之后便传出重磅消息:
4月10日,有消息显示,中海上海公司总经理CS已被上海市公安局经侦队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万科和华润置地相关拿地人士也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4月15日华润置地(01109.HK)副总裁兼华东大区总经理CG、上海执行总经理SYY被带走调查。
至今,官方对于这块地如何处理,还没有定论。
而上海对于涉嫌土地出让过程中违规情况,上海监管给予低容忍态度。2019年6月27号,上海市举行建设工程围标串标专项治理动员大会。
那么上海为何对大牌开发商痛下重手呢?这背后是惨烈的利益之争。
NO.2|贰
几乎所有城市,都对土地拍卖围标深恶痛绝。几个开发商私下勾兑,土拍现场放弃竞争,低价拿地,然后几家开发商一起开发,一起挣钱,相当于薅了城市的羊毛。本来能拍8万一平的,结果围标后只能卖到6万一平,损失是非常严重的。这部分收入,城市可以拿走做很多事情,白白被开发商给“偷走了”。在商业上,围标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行为。
那么就长三角而言,深受“围标痛苦”的城市,不得不提合肥。三年前我去考察合肥市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楼盘都是七八家开发商一起联合开发。那时候南京连两家合作的项目都很少,但合肥已经相当普遍,有的甚至10家开发商一起开发。这种项目,就涉嫌围标。(注意,是涉嫌,不是确定)。七八家开发商一起商议,互相之间不竞争,最后低价拿地,获取超额利润。
合肥最近楼盘维权,这种多家开发商合作的楼盘,概率更高。当然,不是所有合作楼盘都是围标的结果,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于买房人来说,如果要维权,往往找不到对应的开发商,冤无头,债无主,都说跟自己没关系。但买房人也了解行情:抓住名声最好的开发商狂喷,让在乎口碑的开发商先着急,这样维权的概率更高。
对于围标行为,合肥天天发文件制止,一直没有好的改善。2019年,合肥市自然规划局发布公告,要求关联公司要避免参加同一块地的牌面,如果涉嫌围标,将取消土地拍卖资格两年。
但这种公告有没有作用?有一点,但无法根除。你怎么界定别人围标呢?这个很难调查。两家开发商的老总私下聊聊天,又没有证据。所以这玩意一旦发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说多了还有专家说你不尊重市场经济,所以很多城市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来对付围标。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竟然对于“围标”操作无所作为,
NO.3|叁
不过,合肥和上海出现的问题,我在南京找到了答案。
南京市场有没有开发商抱团围标的现象?也有,但比较少。比如江宁某盘由4家开发商合作开发,现在还在热卖,当然就传言涉嫌围标,但我也没有证据,所以这事不能乱说。
不过,现在想在南京市场上玩“围标”,难度实在太大了,根本没有空间。我们来捋一下时间点:
2017年3月份,南京第一块推出的G01地块,被安居以20.1亿元总价拿下,楼板价突破23800元/平,成为燕子矶地王。而安居,正是南京本土国企,宁愿自己拿地王,也不能便宜其他开发商。这是土地市场最火爆的时刻!
2019年下半年,南京地价非常低迷,不少地块竞拍几轮就成交了,溢价率很低。开发商手上没钱,拿地意愿也不是很强烈。江心洲推出地块后,国资以28877元/平拿下,现在看基本是白菜价了。与此同时,国资在河西南也拿下一块地,楼板价也是2.8万左右。
同一时期,颐盛拿下G59,G60两块地,楼板价分别为1.9万+和1.7万+,现在放风卖4.3万/平。
所以,在土拍市场上,活跃着一支国家队,这支国家队在竞拍队伍里,起到一个鲶鱼的作用。你们不是想围标吗?不要紧,我报价高一点,你跟不跟?不跟,地没了;跟,那就要不断加价,围标阴谋一触即溃。
那么万一开发商不跟,地砸到国家队手中怎么办?也好办。这些地块都和“仁恒”合作,打仁恒牌,然后高价卖出,买房人趋之若鹜,还怕买不到。
比如,燕子矶安居楼板价2.3万+,现在放风卖4万,本来肯定亏的项目,现在算算亏不了了。赛虹桥的G59和G60,楼板价不到2万,现在和仁恒联手,放风价4.3万/平。即便是这个价格,最近咨询的粉丝非常之多,到底值不值啊?能不能买到啊?中海城南都三万八了,我还不如等仁恒的四万三呢…有这种想法的不是一个两个。
江心洲国资地块,也要打仁恒牌,后面卖5万+,也不愁卖。所以这个解决方案堪称完美,我自己的房企走开发商的土拍之路,让开发商无路可走。在南京,老老实实的竞价拿地吧,否则将无地可拿。
NO.4|肆
实际上,苏州在去年的土拍过程中,也有大量的本地国有企业参与其中,一方面把地价稳住了,一方面还抄了个底。现在再看,去年下半年的地价真是白菜价,今年上半年如果你要拿地,起码比去年下半年贵20%。
上海和安徽出现的问题,在我苏大强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