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803套,环比上涨14.2%,同比6月上涨16.8%。成交面积为162104平方米,环比上涨15.8%;同比6月上涨13.8%。内城二手房成交价格为38995元/平米,环比保持不变,这是多周以来首次止滑。
供求方面,新增房源环比下降5.5%,新增客源环比下降1.8%,整体供需保持平衡,供需比为1:3。显示出新入市的房源和客源都比较谨慎。
总体来看,尽管成交量环比回升,但不能就此得出结论说,楼市已经回暖。
北京首套房贷利率最低9折优惠
针对“北京农商银行首套购房恢复8.5折利率”的传言,记者昨日向北京农商行求证了解到,目前该行最低优惠利率为9折。记者同时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了解到,除农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9.5折优惠外,其他行均执行基准利率。另据统计数据显示,7月上半月北京房贷市场购房需求呈回暖趋势,整体咨询量环比上涨15%。
上周日,市场传言称,北京农商银行首套购房恢复8.5折利率。对此,北京农商银行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首套房贷利率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0.95倍为下限,具体还要咨询各支行业务部门。
随后,记者致电北京农商银行某支行信贷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支行与链家地产有合作,通过链家地产购买二手房,首套房贷利率可以有9折优惠,至于传说的8.5折优惠利率在执行层面很难,基本批不下来。
农行某支行的工作人员称,二手房首套房贷利率最低9.5折,但要看个人征信情况,审批比较严格。中行某支行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现在首套房贷款利率都执行基准利率,没有优惠。去年曾有过9折优惠,不过现在取消了。工行和建行信贷部门的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没有优惠。
专业贷款服务机构企划经理吴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合作的北京各大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基本没有变化,除中信银行执行9折优惠外,其他银行基本都是基准利率,个别银行甚至要上浮5%。“不过,银行审批及发放贷款速度比两个月前快了些,整个流程提速。”她说。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7月上半月北京房贷市场购房需求呈回暖趋势,整体咨询量较上月环比上涨15%,大量刚性购房需求从“自住房”市场回流至二手房市场的现象比较明显。
近期市场的回暖与自住房有关。一方面,自住房较低的中签率促使大量急于入市的刚性需求买房受阻,从而将目光重新转回到二手房市场,造成了购房需求的回流。另一方面,近期自住房较高的弃房率也从侧面反映出,即便是已经中签的购房人,也会因为住房位置或户型等原因而弃房,继而重新选择二手住房,造成了近期房贷咨询量的上涨。
在房贷咨询量中以公积金贷款尤为突显,在首套房利率没有出现明显松动的情况下,打算购买小户型房屋的人群便将贷款方式瞄准了利率较低的公积金贷款,而且公积金贷款通常都能满足这部分人群额度上的需求,也让近期房贷的咨询量持续上升。
上海首套房贷利率未现明显松动
日前,上海市公布上半年楼市数据,低迷的成交带来对房贷利率下行和限购政策松绑的预期。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房贷市场和政策没有实质性变化。
有消息称,民生银行上海地区的首套房贷利率8.5折优惠已重出江湖。但记者昨日调查后发现,这只是极个别的情况。8.5折优惠需要贷款人在民生银行拥有500万元以上的金融资产。如果金融资产在100万元以下,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仍是基准利率的1.1倍。
事实上,大多数银行的房贷政策都没有优惠。除工行首套房贷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以外,其他银行例如农行、光大、浦发等首套房贷利率都在基准利率上上浮5%,中行则上浮10%。二套房贷利率方面,各家银行普遍在基准利率的1.1至1.15倍左右。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王巍立表示,贷款不放松是楼市难以复苏的最主要因素,“比如银行如何把握‘认房又认贷’的尺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楼市的热度。”据了解,2012年90%的银行房贷被认定为首套房,推动了当时的楼市热潮。
而上周,央视一条上海三个市中心区放松限购的微博也被广泛流传。但随后,央视和上海市政府都对放松限购政策的传闻进行了辟谣。
记者从上海市房屋交易管理部门了解到,相关限购政策并无明显变化。以该微博中曾提到的一种情况为例:“若夫妻双方皆为上海户籍,各自名下只有不超过两套与父母的共有住房,现在可以买二套房”,在实际操作中,购房者还需确认与父母共有住房的房产证办理时间是否超过相关限购政策出台日期,超过的话仍不能买新房。
王巍立表示,这种购房办法并非是限购政策放松的表现。市中心区的一家房屋中介也表示,购房者需严格执行限购政策,中介方面无法突破政策限制。
而昨日,苏州市住建局宣布全面放开9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限购政策。无锡、沈阳、呼和浩特等多地此前也试图通过多种途径来缓解楼市困局。对此,王巍立认为,上海与这些城市的情况并不相同,上海松绑限购政策一事是一种误读。
由于楼市预期对后市仍不乐观,现有房价仍未抵达潜在购房者的心理价位,观望情绪未能逆转。不过,随着更多地方加入取消限购的队伍,购房者的预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