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20日起,央行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银行基础利率对市场整体利率是否有影响?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昨天首次公布了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以后银行要发放贷款,将可以此为参考。业内人士表示,贷款基础利率的发布可以增强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避免给出的贷款利率太离谱,但估计短期内不会对市场的整体利率水平造成太大影响。
昨天,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首批报价行共9家,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每个工作日在各报价行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报价后,将剩余报价作为有效报价,以各有效报价行上季度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占所有有效报价行上季度末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余额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于每个工作日通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对外公布。今后人民银行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公布贷款基准利率,为贷款基础利率的培育和完善提供过渡期。本市银行人士表示,这个贷款基础利率就是给银行放贷提供一个参考,看一看其他银行将贷款利率确定在什么水平,以免自己的定价太离谱。但估计短期内新机制不会对市场利率的整体水平造成太大影响。而单就每一笔贷款来说,其利率也不会由此就统一起来。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现在银行给出的利率就有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打八五折、九折、九五折、不打折及上浮一成等多个档次。银行会综合每个借款人的个人资质、购买楼盘、住房面积、信用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最终的利率水平。同样是购买住房,不同借款人得到的贷款利率水平可能会相差很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