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经济开发区蛟桥镇青岚村村民汪仁海是该镇民行检察联络点的“常客”。据记者了解,在当地过去遇到涉及法律的问题不知道要怎么办,现在“检察院”搬到家门口,为当地居民解决了不少难题。
16上午9点,老汪又来到联络点,咨询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说起老汪和二位检察官的“缘分”,还得从2010年那场官司说起。那年,老汪在没收到借款的情况下,就给同村的熊某写了张借条。不料熊某竟然拿着这张借条起诉到法院,要求老汪归还借款。法院根据借条内容,判决老汪偿还熊某3万元。
看到判决不知所措的老汪来到联络点求助。检察官蔡定汛和徐玲详细调查后发现,老汪所说的属实,便提请市检察院依法抗诉。再审时,熊某承认并未借款给老汪的事实。老汪说:“如果当时没有检察院的介入,我都不知怎样才能讨回公道。”
上午10点,小小的联络点内已经坐满了前来咨询的村民。检察官们始终微笑着,耐心地大家解答问题。
居民刘作敬曾借35万元给某公司负责人邓某,现在公司倒闭了,邓某失踪了,刘作敬十分着急。“蔡检察官表示会支持我起诉,我的钱终于有希望拿回来了。”刘作敬说。
“他们不仅为我们提供法律援助,还帮助大家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老汪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双岭村有村民反映,进村道路只有3米宽,进出十分不便。检察官们立即找到相关部门沟通,把道路拓宽到了6米。“我们村的老旧电路得到改造,也多亏了检察官们‘牵线搭桥’。”一旁的龙潭村村民杜小平接过话茬道。
中午12点,联络点里的村民相继离开后,蔡定汛和徐玲顾不上吃饭,忙着将大家拿来的材料收集整理好。“院里在辖区设了3个联络点,为的就是让检察官更接地气、倾听民声。只要我们多费点心、多花点力气,就能把更多的矛盾化解在基层,为当地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蔡定汛道出了驻点检察官们的心里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