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引导下,房价的走向会如何?房价与调控,谁输谁赢?6日下午,由中国移动与凤凰卫视旗下凤凰新媒体联合主办的“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在南昌前湖迎宾馆热烈开讲,凤凰卫视王牌栏目《时事辩论会》主持人黄海波与特约嘉宾纪硕明、李炜、席与善现场论辩“房价调控,谁输谁赢?”,吸引了许多业内人士以及高校师生前来聆听。
观众提前1小时到场
6日15时,前湖迎宾馆的赣江厅已坐满300多名观众,不少人都是提前到场,有政府官员、银行高管、房地产商、高校教授、大学生、普通置业者等各行业人士。
“房价,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极为关注的话题,”一位现场观众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女朋友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我们准备下半年买房的,但是新政调控不知能否降房价,我们一直在观望,这次刚好来听听几位专家的看法。”刘先生说。
现场还有几位来自南昌大学经管学院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是黄海波的“粉丝”,“我们平时就喜欢看凤凰卫视的节目,是黄海波先生的超级粉丝”。杨同学说:“很喜欢看《时事辩论会》,现在可以在现场观看这个节目,很兴奋,并希望能够找黄先生签个名。”
围绕房价调控展开辩论
越来越严厉的调控政策,居高不下的房价和热度不减的房地产市场,是此消彼长的PK,还是谋求双赢的博弈?“调控政策到底需不需要?”主持人黄海波首先抛出一个疑问,开始了这场辩论会。三位专家围绕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否遏制房价上涨;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能否缓解城市住房供需平衡问题;开征房产税,能否让城市房价回落;政策应该如何让房地产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等问题展开了辩论。
观众与嘉宾积极互动
活动后半段,主持人黄海波将时间交给了与会观众,这让现场气氛再度高涨。房地产商、大学教授、大学生、购房者们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就自己关注的问题与几位嘉宾互动交流。
“该怎么解决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们的住房难问题?”南昌大学王卫明教授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王教授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既没有纳入廉租房、经适房的照顾范围,也负担不起商品房,他们的住房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嘉宾纪硕明认为针对大学毕业不久的人群,应该多开发一些小户型。同时,政府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活动结束后,还有观众觉得意犹未尽,上台与几位主持人嘉宾深入交流,并合影、签名。
主持人:黄海波 凤凰卫视资讯台《时事辩论会》主持人、凤凰卫视中文台助理台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系,并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有20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精通英、日文。为凤凰卫视多档专题节目和言论节目的策划人、制作人。
特约嘉宾:
纪硕明 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擅长新闻的深度报道,善于捕捉热点及重大新闻,报道内容涉及财经、政治及社会新闻领域,并擅长撰写评论文章。
李炜 现为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香港电台特邀主持,专栏撰稿人;北京卫视嘉宾节目主持人。
席与善 1986年留学日本,并毕业于日本专业学院。1988年,去巴西、加拿大等地创业。1990年,到香港创办安讯国际有限公司,在此期间担任原国家工业部驻日本CMIC株式会社办事处香港特派员,并任中资公司代表。
焦点辩论
1 房价调控到底谁是赢家?
黄海波: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房地产调控,谁输谁赢?纪先生认为应该赢的,对吧?
正方
政府、房企、百姓都是赢家
纪硕明:这个主题还是围绕着政府应不应该调控?调控有没有效?调控以后到底谁输谁赢?我的看法是按照现在房地产业价格的升势、房地产的发展来看,如果政府不出手用一些手段来进行调控的话,那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到最后是没有赢家。别以为开发商有很大的利润,土地价格的推高,让政府可以得到很多的财政收入,但是,它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所造成的两极分化,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如果政府出手得当,调控准确的话,房价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平稳增长,最后大家都是赢家,政府得到税收,房产商有利润,老百姓有房可居。
反方
调控政策还是略显温和
席与善:现在的房价确实很高,但我仍然要站在纪先生的对立面。从目前来看,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都是很温和的。它不是为了压制房价,而是为了平稳房价。除了出台房地产税以外,其他的调控政策基本上出炉了,但这些调控政策并没有起到调控作用。从以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可以知道,调控导致楼市萎缩之后,政府又会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每次调控后,房价又出现新一轮的增长。
可能房价在今年底到明年年初出现下调,但楼市萎缩到一定程度,政府就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了。毕竟,土地收入是政府可观的财政收入,造房也可带动各行各业,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政府不会以打压房价的方式来影响整个经济。
把房地产调控交给市场
李炜:政府越打压房价,越是买房之时。我自己买房是从1996年开始的。先在北京买,然后在香港买,后来到澳大利亚买。最初买房子是为了居住,结果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就发财了。我周边的亲戚朋友,他们在香港、北京买房,最初也是刚性需求,后来也不知觉中就从中产阶级变成了千万富翁。
我这讲的是个别案例,现在回到今天的主题。现在打压房价,传递出了一个错误信号——政府打压房价,就是为了让人人都买得起房子。政府只是去解决贫困人群的居住问题,而不能解决他们拥有房子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政府应该让民众清楚,你有可能一辈子买不起房,但是你有居住的权利,这才是比较科学的。其实,房价走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供不应求造成的。同时,物价上涨及环保的加强也增加了建筑成本,房地产还是由市场自身调控比较好。
2 如何解决中国的住房刚性需求?
正方
转变观念 改买房为租房
李炜:我们中国人对住房刚性需求的理解是拥有房子。中国人的自置物业比例远大于很多发达国家。这导致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售租比极为不正常。租房成本非常低,购房需求刺激房价快速涨价。市场是这样的,什么涨得最快就炒什么,现在房价涨得快,那大家都去炒房了。解决刚性需求,还是要改变住房观念。当售租比达到平衡的时候,可能人们就不一定非要买房了。
反方
政府应多建福利房非廉租房
席与善:我不太赞同李先生的观点,这里面有个误导。德国和新加坡在职业人群中,90%是住福利房,由政府来补贴。我们现在谈论的焦点就是,商品房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引起社会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建福利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是反对廉租房的。它只是给一部分买不起房的人暂时居住的,等你超过这个经济能力的时候,你还是住不了。中国应学习德国和新加坡,通过建福利房来解决百姓的住房刚性需求。买得起房的人买商品房;买不起房的人,政府给他们建福利房。
纪硕明:我赞同建福利房的做法。中国永远存在刚性需求,中国有13亿人口,没房子的有刚性需求,有房子的同样有刚性需求。
3 调控利剑出鞘,房价走向何方?
正方
调控新政促楼市走向平稳
纪硕明:此次调控不单单针对房地产商,更多的是在调控整个房地产市场大环境,我认为可以分为四大块:一是,由房产价格的组成部分来看,是如今各城市地王频现、房屋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第二,中国楼市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包括投机者的需求、投资使用需求以及一大部分的刚性需求;三是地产商的利润;第四,房价高涨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推波助澜,因为房价越高,整个城市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地方政府希望房价不要降下来。而在房价过高的时候,中央政府又会有意地控制地价,遏制房价过快增长。实际上,无论是“国十条”、“国五条”,政府出台新政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压楼市,从长远发展来看,楼市逐渐走向平稳才是政府调控的最终目标。
李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不断有1200~1300万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的剧增及人口的繁衍使得中国永远不乏刚需的存在。
反方
未来一年房价会下调
席与善:我认为未来半年至一年的房价会下调。2008年初,中央政府出台房产调控政策,引发楼市骤冷,地产商恐慌。而后楼市过于低迷,中央政府放宽房产政策,开始鼓励房企做大,到2008年下半年中国楼市逐渐升温。2009年初楼市达到高潮,开发商手上的房子几乎售罄,接着又开始买地。这个是房价调控的第一阶段:政策出笼,地产商手上的现房卖完,刚性需求和投资者都已购房。第二阶段:到今年,大量新楼盘蜂拥出场,而市场上的购房者较之前少了,一部分人在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此阶段开始之时,许多小房地产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如果房产政策调控处理得好,老百姓能接受,那么楼市将渐向健康平稳的方向过渡。
黄海波:此次调控是针对房产投机者。房价越涨,刚性需求者越买不起房,投机者越来越有钱,房价难道不需要调控吗?此次南昌之行游览了八大山人、滕王阁等名胜景点,感触颇深,在我看来,房地产投资始终是一种投机性行为,对于购房这件事,我们更应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购房心态,将房子当做一种生活环境,而不是财富的象征,从内心远离躁动的根源。(记者彭超、见习记者陈璇璇)
现场提问
长远来看房地产还会升值
现场观众:我有些余钱,想投资房产,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下手买房的好时机?
纪硕明:我也想买房子,也等着看这轮调控能不能让房价有所下跌。我建议你关注下国际形势和国际上的大量热钱流动。我国也正在采取各种政策遏制通货膨胀,我相信这些政策力度足够的话,对房价的平抑也有一定效果。等到房价平抑的效果显现出来的时候是可以入市的。从长远来看,在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情况下,房地产还是会有一定的升值空间,所以投资房产还是值得的。
调控房价应对分税制开刀
现场观众:我认为房价问题只是中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表象。房价调控是应该的,但是要调控的不仅仅是房价,而更应该是整体经济。目前房价被屡屡推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
这种现状的产生与中国现行的分税制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中央政府执行房价调控政策的时候,因为触动了地方利益而难以有力度地执行下去。为什么没有一项楼市调控政策指向分税制?
李炜:分税制是个很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分税制,地方上就会缺乏整体规划。有了土地财政后,地方做事就有了自主权。分税制是解决全局问题和地方利益很好的做法。
房价高与保障房建设不到位有关
现场观众:我认为,中国房地产的升值空间应该不会很大。几位专家刚才也讲过,现在类似于美国的很多国家,房价相对比中国还要便宜,但那里的国民不会买房投资。原因是他们是买得起而养不起,而在中国,只要买得起,不存在“养”的问题。我想向专家求证下我的观点。
席与善:中国目前的调控政策,没有长期意义,但还是有短期效果。半年到一年时间内,房价肯定会下跌。咱们国家目前房价之所以会高,跟保障房的建设没有到位关系不小。
业界评述
炒房算不上投机
邹啸鸣 江西师大财政金融学院老师
邹啸鸣说,对于此次辩论的主题他有三点看法。首先,先买房的人赢了,嘉宾们也举了例,在上海、北京等地,包括他们自己的亲戚朋友,先买房的,从之前的百万富翁变成了千万富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调控中赢了,历次出台打压房地产的政策、措施,无不都是提高税率、增加税种、提高房贷利率等,地价也一路飙升,政府最终获得更多的费用。在这两个赢者的背后,是信任“政策调控后房价会降”而没有买房的人输了,土地被征用的居民输了。
“我认为炒房算不上是投机。”邹啸鸣认为,物价上涨导致居民只好用买房来规避通胀压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目前,我们把炒房认定为投机不科学,1997年我国就把投机倒把罪剔除了。宏观调控就如医生给病人治病,医生的药方把病治好了,给钱是理所当然。调控让房价稳定了,也就是医生把病治好了,而从历来的经验来看,政策越来越严厉,税费越来越多,最终房价也越来越高,这就值得深思了。我认为,房价要下来,首先就是要降税、降利率。
邹啸鸣说,土地的双边垄断造成了房价的飙升,这也直接造成房价的上升。垄断买入是压低价格,垄断卖出又是提高价格,地方财政在这个双边垄断中就获取了最大利益。双边垄断没有改变,地价下滑就不可能。实际上,土地的买卖过程中,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受益,而是地方政府获利。如此一来,造成的后果是更多的人缺乏购买力和消费能力。收入结构决定是否买房,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应该是调整收入结构让人先富起来,而不是现在就去买房。(记者黄培红)
南昌楼市仍处于爬坡期
沈山挺 南昌中兴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样的辩论会挺不错,几位嘉宾的观点都很独特。他们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能够站在客观、宏观的角度去看待现在的楼市。他们提及关于住房观念改变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年轻人购房观念的改变,对整个楼市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而且长远来看,年轻人根本不用担心住房问题。”沈山挺在辩论会结束之后告诉记者。
之前,记者就发现一个细节,辩论会开始以后,沈山挺就非常认真地在听每位嘉宾的观点,并不时与旁边的同行进行交流。
沈山挺认为:“如果楼市经历了一个爬坡的过程,最终还是要向下行的。不过就目前南昌楼市的情况看,还处于一个爬坡期。特别是红谷滩板块和高新板块,未来还是存在着发展潜力,而且政府对这些地区的建设力度也非常大。有购房需求的人可以优先考虑这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