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昌高新区为核心,打造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承载地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省科技厅举办了“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建设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景图”,以及未来推动江西创新驱动发展的“蓝图”。值得一提的是,建设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以南昌高新区为核心区,打造全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承载地。
在七个高新区建设国家自创区
所谓“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即在我省七个高新区建设国家自创区。8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吉安、赣州等七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
为什么要选择这七个国家高新区来筹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呢?从基础条件的角度而言,首先,七个国家高新区总体经济基础发展较好。七个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4845.5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636家,约占全省的1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以上。其次,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七个高新区合计已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436个,其中国家级平台65个。合计获得专利授权总数19316个,占全省总数的36.57%。同时,创新型企业发展较快。七个国家高新区注册企业21406家,科技型企业676家。2018年重大科技专项由企业牵头实施的有10个、重点研发专项80个,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最后,是科技人才队伍较强。2018年,七个高新区累计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058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47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4人。
建设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有利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支撑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利用综合优势推动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聚集绿色新动能,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有利于支持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革命老区绿色崛起。
以南昌高新区为核心区
我省立足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各高新区的产业特色,形成“一核一圈一带”的功能布局,这“一核”即以南昌高新区为核心区,按照做强思路,打造成为全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承载地。
近年来,南昌高新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2+2”的主导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2018年,南昌高新区总收入在全省开发区中率先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开发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名列第38位,实现了进位赶超“五连升”。可以说,南昌高新区为扎实推进国家自创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江西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布局要求,南昌高新区将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推进 “核心区”建设:一方面,南昌高新区围绕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定位,加快产业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创新中心和开放合作中心建设,构建“一带、四城、多点、千企”科技创新布局,形成融入全国创新体系的战略高地,辐射带动全省区域的创新发展核心引领区;另一个方面,南昌高新区将抓好“六个一”重点工作,即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制定一个规划建设方案、建设一批重大研发平台项目、推出一批先行先试举措、形成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