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
18170928110
点击拨号

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金岩石是在忽悠人吗?

   编辑:李倩蓓 来源:楼市参考

最近,经济学家金岩石多次发出这样的投资建议: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

从公开资料看,金岩石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

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和土地错配,未来人口将集中在几大城市圈,一些地区将接近于无人区,这些无人区的房产还以资产抵押在银行,银行坏账短期还没有浮出水面。但这些鬼城、鬼区不断曝光,风险就不不断暴露,金融海啸可能会拔地而起,北上深的豪宅价格或将一夜腰斩。

所以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不问价格。。

对于家庭资产配置,金岩石建议,弃房、持股、全球化,家庭财富的配置从房地产未来五年转向全球配置,证券投资主导。

说实话,对于一切简单粗暴、过于肯定的投资建议,我都会产生天生的反感,在心里嘀咕一句:骗子吧。 

要知道,金岩石此前一直是楼市的死多头,你百度一下“金岩石+30万”,就可以发现他的很多名句。比如在北京演讲,他会说“北京房价卖不到每平30万是开发商的耻辱”;在深圳演讲,他又会说“深圳前海房价涨不到每平米30万是开发商耻辱”。 

但似乎在一夜之间,他转向了。有媒体使用的标题是,他“投降了”。

我查阅了金岩石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他当时是说“5年内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对于“投资性房产”,他有一个非常严苛的定义:排除了自住房产、改善型住宅和“能够证券化的房产”(有稳定租赁现金流的房产)。

当看到这个定义,我笑了:这个滑头。他其实是挖了个坑,等着反对他的人跳进去。如果“投资性房产”这么定义,结论当然是对的,这完全不是一个问题。

我此前在专栏里提出过两个概念——有用的房子”和“没有用的房子”。所谓有用的房子,就是可以自住或者租出去的房子。这种房子,都有资产属性,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抗通胀。但“没有用的房子”,也就是无法自用、很难出租的房子,则风险巨大,仅仅一个房地产税就足以打垮它。

金岩石的所谓“投资性房产”,其实就是我说的没有用的房子”。这些房子一般处于三四五线城市的新区、开发区,或者是三四流风景区内、远离人烟。这些房子缺乏基本的配套,入住率极低,晚上犹如鬼城,你是不会去住的,也很难租出去。当然应该卖掉这些房子,不问价格。但问题是,你卖得出去吗 

在玉门老城,由于人口中心的转移,红本商品房的售价跌到了每平米不足100元。这种现象,未来10年在中西部小城市将越来越常见,最终其房屋的价格,就是拆除卖废品的价格。如果太偏僻,连废品价都卖不到。

但金岩石的另外几个结论,我就不认同:第一,他说金融风暴之后,北上深豪宅价格会腰斩;第二,他建议弃房、持股、全球化配置资产。

我们先看第二条。很显然,绝大部分普通中国人,是无法按照他说的方式配置资产的。我此前在专栏里讲过,没有5000万人民币以上的资产,你没有必要去国外配置资产。第一,钱太少,不够费事的,成本将会很高;第二,国家现在也不让你把资产转移到国外。

至于股市,就更扯淡。手持镰刀的人,当然希望韭菜越多越好。

金融风暴和中国房价的关系,金岩石也没有弄明白。其实,绝大多数谈论中国楼市的人都没有弄明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整理一个表格,带着大家回顾一下2000年以来中国房价的演变历史。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2000年至今中国楼市经历了3个降息周期和2个加息周期。亚洲金融风暴全面爆发之后,中国曾陷入了几年通缩,所以不断降息。当时中国增长模式仍然是“制造业+出口”,2002年之后逐步向“城镇化+房地产”转移。

2004年,中国房价出现第一次大幅上涨。这轮上涨,是此前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挑战—应战”激发的。期间经历多次降息,以及M2的中高速增长,2013M2增速达到了19.6% 

2005年和2007年房价上涨也很快,这时候加息周期已经启动,但M2增长仍然偏快,中国出现了第一轮全民炒房潮。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爆发,让中国的炒房游戏戛然而止,当年房价出现了2%的跌幅,非常罕见。当时沿海地区经济断崖式下滑,大量农民工失业。接下来的“桥段”大家都熟悉,“四万亿”来了,央行大放水,2009M2增速达到了令人震惊的27.7%2008年央行4次降息,其中一次的降息力度就是平时的4倍。

于是,2009年中国房价出现了暴涨,官方的统计数据是上涨了24.7%2010年,M2增速仍然达到了19.7%,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由于放水过猛,2010年到2011年,国家开始调控。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全面收紧了房贷。发明了不给开发商预售证的调控方式。但房价在巨大惯性作用下,仍然在2012年到2013年出现了较大涨幅。真正管住房价,已经是2014年,那时新一轮降息周期已经开始。

接下来,就是这一轮房地产政策牛市。基本情节是一样的:经济下滑压力巨大,为了保就业,降息、降准、刺激房地产市场,放松限购限贷,然后楼市大涨。这一轮大涨从深圳率先开始,最终在2016年出现了全国性上涨。从2016930日开始,政策再次逆转,收紧限购、限贷。从官方数据看,2015年和2016年房价只上涨了9.1%11.3%。但事实上,这一轮上涨肯定超过了2009年的大救市。

回顾这16年的历史,是想告诉金岩石们:金融风暴、经济严重下滑,不仅不会造成人民币计价模式下的房价大跌,反而是房价上涨的契机。

2000年以来三轮房地产大涨,分别跟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4年到2015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关。

在中国城镇化见顶之前,希望通过经济危机来让中国房价在“人民币计价模式下”暴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恰恰相反,经济一不行,房价必须雄起。至于2008年那种暴跌,反而成为抄底的千载良机。

常有读者留言,问我是不是房地产的死多头。其实,我对中国80%以上城市的楼市持悲观态度,它们的投资价值已经很低。此外,我也不愿意看到房价不断上涨,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我一直强烈建议,通过深化改革,早日走出“房地产+城镇化”的“印钞票的”增长模式;但我希望告诉读者市场的真相,而不是麻醉大家,让大家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上一篇:权威!江西师大附中考点英语听力事件调查初步结果发布

下一篇:高考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楼市的命运!(深度好文)

相关资讯

高考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楼市的命运!(深度好文)

2017-06-10
239

【万科洪坊1951】投资秘籍|这年头,买铺才是王道

2017-06-09
215

房企谋变 开发商未来或将打通住房消费链

2017-06-09
222

【恒大金碧华府】企业家专场 邀您论道法律风险

2017-06-09
208

房企新生意经:频染指名校 热衷做科创平台

2017-06-09
227

咦,一颗行走的黄色胶囊来了~

2017-06-09
204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