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西计划改造6243个老旧小区,涉及总户数约160万户
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是老旧小区常见的“四老一差”困局,不仅成为小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我省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
2019年-2021年,我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支持的城镇老旧小区共3469个、涉及居民102.24万户,改造任务户数总量列全国第八。“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改造6243个,涉及总户数约160万户,每年改造约32万户,估算每年投资100亿元。
老旧小区改造,老百姓全程参与
我省遵循“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改造前充分听取民意,改造中发动群众参与,改造后效果由群众评价,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其中,南昌市西湖区通过“幸福微实事”,实现旧改工作民议、民决、民评,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改造前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并向工程设计方反馈。同时,组织居民对方案进行投票,哪个项目支持率高、老百姓意愿强就优先纳入改造。
在出台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江西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从改观小区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础设施、改优居住环境等4方面明确了27项内容,确保改造工作有章可循,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建设品质,力求“改一个、成一个”“最多改一次,一次改到位”。同时,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与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城镇园林绿化提升、完整社区建设等专项行动结合起来。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拆除违法建设约3.47万处,102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5.6万个、在建1.7万个,建设充电桩设施7227多个,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1672个。
我省引导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或业主自治小组,推动物业管理服务社会化,共同参与管理维护。
“五个一点”解决改造资金难题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从哪里来?我省采取“五个一点”筹资模式,破解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难题。争取中央“补一点”,2019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46亿元;地方财政“配一点”,地方财政共配套资金41.1亿元;鼓励单位“投一点”,鼓励原产权单位出资7604万元,协调专营单位投资2.2亿元;引导群众“出一点”,群众出资共1894万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有的地方在养老托幼、智能充电桩、加装电梯、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盘活闲置资产等领域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依托市场“融一点”,争取金融机构贷款,“十四五”期间国开行将提供3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目前国开行与全省各地进行了融资需求对接,南昌市统筹东湖等4个区申请贷款20亿元。此外,推动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2020年全省共发行专项债15.7亿元,金额居全国第五。
目前,老旧小区改造进展顺利,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的计划任务在2020年底全部提前完工;2020年的计划任务当年全部开工,截至2021年6月底已完成31.38万户,户数完工率96.64%;2021年度计划任务已开工29.58万户,户数开工率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