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方向一定是会更青睐有人,有产业,有土地的区域。我们以红谷滩区为例子,看一下他的风向在哪里?
红谷滩价值最高的区域是在核心区,现在的风向是往南,但九龙湖新城并不是依附在核心区的价值之下进行发展,而是自我进行了价值塑造。
实际上,红谷滩核心区发展空间非常饱和,价值已经达到了顶峰,释放出的机遇并没有得到承载,从地理位置看,其实西面和北面受到其价值辐射会更大,但往北的风向几乎没有土地发挥,要说红谷滩向外扩张,经开自然被推向台前,这并不是在蹭热度,而是城市发展的辐射逻辑
那么经开区能否接收红谷滩核心区价值的辐射?大家对于经开区有一种共识是,他理应发展的更好,也很需要城市更新。确实,在历史的眼睛里,经开区并不是传统意义的上居住区,而是工业区。但实际上,历经了十余年的发展,经开区早已经走上了升级之路,区域已经开始了质变,在南昌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经开区定位已经从城市工业区转变为城市的主城区,城市功能的升级也同样意味着区域需要革新。
从土地的更新动作看,经开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也对10余宗土地进行收储以及调整控规,增加了千余亩经营性用地,并对部分地块进行了出让,引进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住项目、居住项目等。
收储工业用地,去除落后的产业,留住并升级高端的产业,同时增加居住、商业属性,这其实是经开嬗变的开始,同时也意味着经开区已经从原先单一的产业新城,逐步转化为现代化产业新城。
确实,土地资源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有的城市更新,也都是以土地为前提,对于经开区而言,也需要土地为区域增值,同时唤醒城市,重新赋予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区域才能接收大量的资本,而有了资本,才能接住红谷滩价值北延这一趋势,所以,土地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这些土地的二次更新中,我们能看到经开正在转变,如果我们从区域的土地更新以及资源配置看,哪里会是经开区的下一步重点?
有一个信号是,我们从师大附中滨江校区与南昌二中绿茵路校区看,有学校的地方,往往想象力会比其他区域更大,经开区的名校资源资源仅有一所南昌十中,而在2019年,经开区政府引进的南昌二中教育集团,才让经开区的教育资源上了一个台阶,更为重要的是,激活了资本对于片区的向往。
从区位看,南昌二中经开校区位于经开区南部,也就是红谷滩西部,具体位置为瑞香路以南、西昌路以北,我们可以从南昌二中经开校区周边的土地开发看,已经收储了4宗地,其中2宗已出让,2宗待出让。从远期看,周边还有7宗待收储地块,总占地面积约550亩。其中与南昌二中一路之隔的商住地,是在今年5月成功出让,最后由东投地产集团拿下,项目由东投和国贸联合开发,定义为东投国贸海棠之恋。
前面我们有谈到,红谷滩核心区价值外溢,经开是最大的受益方,我们从区位格局看,经开区有三条方向对接红谷滩核心区,第一条是赣江新区方向,但由于区域还处于后工业时代,需要时间去推进更新;第二条是双港大街方向,该方向有天然的屏障,不能够完全融合;第三条是黄家湖方向,该方向距离更近,沿线更为成熟,且在规划、交通、市政等各方面已经融合,可以看作是红谷滩核心价值外溢的最佳承载区。
而其实在这个优势之上,黄家湖片区也将直接享受到红谷滩核心区价值的辐射,未来处于该片区的东投国贸海棠之恋也或将成为红谷滩核心区高价值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