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高级规划师 高 霞
朝阳新城位于赣江东岸,具体的范围是昌南大道以北、赣江以东、象湖以西、水厂路以南,整个区域11.7平方公里,规划20万人。根据总体规划,朝阳新城定位比较高端,是高品质的居住新城,融办公、金融、商业、休闲、娱乐多功能于一体,将建设成为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宜居之城、绿色交通之城、文化休闲之城、滨水生态之城。
所谓宜居,首先配套设施是完善的,规划布局结构是合理的。朝阳新城规划为一主三副四个中心:在大的配套方面,主中心在滨江地区,九州大街以南,抚生路以西,打造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以及文化娱乐,服务整个朝阳片区中心。另外在抚生路和象湖西岸规划了三个副中心,也为居住区配套服务,以商务为主的副中心。在小的配套方面,我们还规划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另外还有社区卫生活动站、文化生活站等等。
交通方面。首先框架是网状结构,主干道、次干道、支干道三级模式。新城道路规划的时候,我们希望打造通畅的公共交通,所以在规划的时候,考虑了日均车流量,还有6到7个公交站,方便市民出行。尤其是支网密度和主次干道密度,基本上达到了通畅无阻的标准,也考虑到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文化休闲是必不可少的设施。规划中,在中心区内,还有滨湖地区,像象湖西岸等,我们规划了特色的街区,丰富老百姓日常的业余生活。另外我们还有多种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以及街头绿地,为老百姓提供健身的场所,丰富他们的活动空间。
朝阳新城的自然环境是非常好的。利用自然的地势地貌的情况,我们规划了四条水系,与桃花河构成了两横三纵的网路。应该说朝阳新城的生态景观跟公共环境是非常融洽的。
我们希望整个朝阳新城在水系、绿化网络方面,形成以朝阳公园为核心,点、线、面相和谐的景观绿地生态系统。
市场星报房产部主任 潘宜彬
合肥现在有两个新区:一个是2003年建设的文化新区,一个是2007年建的滨湖新城。在新城的建设中有几点值得大家借鉴和交流:第一,合肥在建立新区的时候,把市政府,最好的教育资源,包括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等所有的文化单位,还有体育场等都迁到文化新区里面。这是统筹规划,规划先行。合肥的文化新区还没有南昌朝阳新城这么好的资源。
第二, 2007年提出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合肥又提出滨湖新城的概念。滨湖新城的建设是1900平方公里,这样就跟巢湖市对接。还有,我们把合肥的一中移过去。合肥的政府在建设新城当中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还有一个是集中消费。合肥市太小,经济总量还不如南昌。我们在做文化新城的时候,政府积极引导外力消费,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当时合肥整个市场的消费60%是外力销售,包括整个地市线。
个人认为,朝阳新城也是南昌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一定是南昌房价最高的,规划最好的,南昌品质最高的区域。另外,朝阳新城的水系是天然形成的,包括赣江、湖泊都不能被破坏了。
武汉晚报广厦周刊主编 杨光华
武汉与南昌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南昌有滕王阁,武汉有黄鹤楼,都是临江的开发。我们处在长江之边,这边是赣江。在新城开发中,武汉是三个主城区:汉口、汉阳、武昌。现在开发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可简单归纳为: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打车难、买菜难。
在武汉三镇中,最繁华的是汉口。最近两年在万达、绿地的带领下,武昌的滨江开发已经非常成熟,包括超高层建筑。武汉在东湖边是万达的一个地块,叫楚河汉街。当年政府把地卖的时候,就要求不光是住宅的房子卖掉就可以,你要做出其他的东西来,现在已经成为新兴的景点。汉阳就比较差一点,因为汉阳是旧城,三分之二的旧城都被拆掉,全部重建。所以,我感觉这个地方很像汉阳。
听说政府在这一块投资了90多亿,我觉得在这个地块的开发商很幸福。因为在武汉没有这样的地方,没有政府愿意拿出几百万来建设。因为在新城开发的学校、社区的一些配套全部是开发商自己做的。在武汉甚至有一些道路是开发商自己花钱修,自己花钱建幼儿园、小学,所以我觉得这里的开发商很幸福。
中国房地产报编委主编助理 王晓伟
最近几年北京在开发新城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从早一点的通州新城,到现在的昌平新城,有些东西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北京比较繁华的一个区域也叫朝阳,是北京的CBD所在地,为了朝阳区的建设,通州新城的开发应运而生。我们看南昌的朝阳新城也是为了承接南昌CBD(红谷滩)的一些功能。但是北京通州新城的开发并不理想,尽管它在很早以前就开发了,但现在各种交通和规划的弊端开始显现,如今整个通州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国外所说的“睡城”。因此,个人认为,一个独立的新城,除了居住之外,产业的支撑非常重要。新城自身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条循环,应该有造血功能。
看了朝阳新城的建设,感觉跟国内的一些城市,比如北京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这说明南昌的城市建设卓有成效。但它的开发建设还需要吸引更多有独特地域性的投资,因为一般的新城建设要结合地域的特色,做一些区别于别处的差异化定位。而不是依靠简单的地产投资拉动。新城的形象品牌也需要更多的归纳总结,让朝阳新城的城市品牌更为清晰,更易于宣传推广。
上海新闻晨报《地产星空》记者 缪雯
上海和南昌都拥有无法复制的江景资源。在上海,最早报价突破10万元/平方米的楼盘正是出现在拥有一线江景资源的滨江地带。同样的,在南昌“一江两岸、两头延伸”的城市发展格局中,赣江已然成为了南昌发展的黄金轴线。朝阳新城正位于这条黄金轴线的“心脏”位置。片区范围内延绵数公里长的江岸线使朝阳新城拥有了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
朝阳新城连接着成熟的老城区和城南象湖新城,是“南昌城市中心最后一块璞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起点规划,再加上丰富的景观资源,朝阳新城已成为南昌的黄金板块。众所周知,开发商在新城建设初期迅速抢滩,无论是对其在当地树立品牌,还是未来产品价值的提升空间都是有利的。于是,一大批品牌开发商争相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对朝阳新城的信心。随着万科、厦门国贸、中海、力高、正荣、中大、联发、华润、凯润等房企的相继进驻,赣江江畔正崛起一座座城市新地标。待当地地铁开通、商业、教育配套跟进,未来朝阳新城还将迎来新一轮价值爆发。
厦门日报房产金融事业部记者 孙玉玉
2010年开始,厦门正式提出“岛内外一体化”的概念,岛外四区——集美、同安、翔安、海沧纷纷建设“新城”。在岛外新城的建设中,集美新城是最引人瞩目的。在她的建设中,我认为有四点十分值得推崇。
首先是规划建设起点高、标准高。简单举个例子——市政共同管沟,全长12公里,将雨、污水、电、通信等管网统一纳入沟内,并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第二点是对环境的尊重。集美新城的一大环境优势就是她拥有6.9平方公里的杏林湾水域,杏林湾被誉为集美新城的“魂”。第三点,也是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配套先行”。集美新城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几大重点配套项目都是先行先试,现在这里已经是厦门最大的在建工地。第四点是产业规划,保障了集美新城的人气。集美是厦门的文教区,这里聚集了10多所大中院校,将为未来区域的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同时集美新城仅规划了生活区,同时也规划了产业区,周围杏林台商投资区、科技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在集美形成了高端人才的聚集,使得这里的房子快速受到老百姓的认可。
上一篇:朝阳之韵
下一篇:南昌投入百亿打造朝阳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