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楼市持续下行、房价下跌,社会各界纷纷热议中国楼市拐点何时出现?7月28日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认为,楼市拐点大致出现在2020-2025年间,届时城市住房需求将不具备快速增加的条件,短期下跌不可避免,房价可能进入2-3年的调整期。
中国楼市拐点何时出现?
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该报告,根据城市人口长期变动和生育政策变化,对住房需求的长期走势进行了分析。四种情景模拟状态均显示出,2025年后,中国住房需求将总体下降,在高位水平下,拐点将出现在2025年以后,低位水平下的拐点将提前至2020年左右。
报告指出,人口结构和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有直接影响。根据世行报告,当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到历史峰值,之后会进入长期下降的时期,未来20年内,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一倍左右。根据国际经验和课题组分析,人口抚养比的长期上升趋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住房刚性需求的下降。
报告,“全面放开小城市、有序放开中等城市、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策略,可能导致住房需求的矛盾在东部大城市更加凸显,中小城市住房供大于求的也将突出。综合来看,城镇化的新态势将引发不同等级的城市出现不同的市场特点,2015-2030年中国住房市场将出现严重分化。
报告认为,2015-2030年中国城市住房需求总体走势呈现“上升-平稳-下降”的“倒U型”特征,拐点大致出现在2020-2025年间。报告建议,一方面要着眼于消化当前人口结构带来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另一方面,要对2025年后可能出现的人口结构变动风险预警,推进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此外,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楼市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总体态势,具体表现为中小城市住房持续滞销。2014年上半年,全国住房成交量萎缩明显,库存水平攀升短期市场供应量过大,全国楼市进入结构性过剩阶段,或将进入2-3年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