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确权工作有望于11月前完成。在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得到进一步推进,但可能不会突破现有法律框架。
业内人士介绍,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三部分。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累计确权登记发证约620万宗,发证率达94.7%,部分地区已全部完成。
报导称,由于权属关系复杂,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工作进展相对缓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可能会提前完成。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确权工作有望于11月前完成。不过,要实现城乡土地同权同价,以及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由交易,恐有一定难度。
报导预计,未来数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可能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其中,一些东部城市可能会被纳入试点。“扩大试点”有可能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突破口,进而带动制度破局。
上海证券报同日报导称,虽然农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农地流转的试点不会是“一刀切”,而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将由地方试点突破来推动土地流转的全面推开,以浙江嘉兴、海南为代表的地方土地流转试点已经先行先试。
报导指出,浙江嘉兴市土地整治规划(2010-2020年)已经通过了国土部的评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嘉兴的土地流转试点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研究制定的《海南省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现已上报海南省政府审议消息,更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资本市场近期已对农村土地流转话题给予高度关注,周二罗顿发展 、海南橡胶 等多个海南公司股价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