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爱房网从国土资源局了解5月份共7宗土地挂牌入市进行拍卖,土地宗面积513.5亩。其中6宗是工业用地面积为487.2亩,全部底价成交。一宗为文化展示用地,土地面积为26.3亩。该宗地位于原公安专科学校以北、规划路以南。起拍价60万元/亩,成交价119万元/亩,成为5月份唯一一宗溢价地块。
由此5月份出让土地中无居住、商业用地供应。从供应情况看,5月土地市场趋于冷清,与去年同期优质地块供应和火爆争抢的局面形成反差。土地市场显然是受到来自限购令以及多轮调控的影响。不过按照土地市场供应行情来看,一般都是下半年的供应要多于上半年。6月份开始,土地供应逐步回升。
住宅市场的调控改变了市场预期。由于限购令等政策持续时间并不明确,开发商对后市预期也不明朗,因此拿地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挫。另一方面,信贷收紧也使房企对资金使用更为谨慎。
新“国八条”实施以来,南昌出让的土地中,80%以起始价成交为主。4月份,南昌市朝阳洲片区两宗地块因无开发商竞拍遭遇“抛荒”,这是朝阳洲板块土地交易市场两年多来的首次流拍。业内认为,土地流拍无疑是当前密集的房产调控政策和信贷政策收紧影响的结果。随着调控的深入,土地起始价成交或流拍将成必然。
国土部清查土地违规
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单位工作部署,全国各地将对今年以来土地市场成交的地块进行全面清理,以监测土地市场的异常交易地块,预防地价特别是居住用地价格反弹。
30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有关业务司局近日做出的工作部署,为建立健全异常交易地块上报制度,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要对2011年以来成交的地块进行清理,所有异常交易地块均须在6月30日以前上报补报。根据国土资源部不久前推出的有关规定,各地要加强地价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地价异常变动,凡可能出现“高价地”的地区,必须事前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高价地。对招拍挂出让中溢价率超过50%、成交总价或单价创历史新高的异常成交地块,各地主管部门要在成交确认书签订或中标通知书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按国土资源部规定填写房地产用地交易异常情况,上报国土资源部和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这一工作最初涉及北京、上海等105个重点城市,重要一二线城市及许多土地市场活跃三线城市也包括在内。
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在宏观经济、市场预期、通胀因素及调控政策等综合作用下,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仍然小幅上升,但居住用地价格涨幅回落引领总体趋势。